资料来源:微信订阅号“人物春秋”
1
在韶山冲,毛泽东家庭应该算是一个殷实人家。可毛泽东父亲一直认为,读书无用。这对认真读书、执着甚至执拗读书的毛泽东来说,实在不是件好事。父亲认为,能识几个字,能下地干活,会记账就行了。毛泽东不这么看。
当时的历史现实是,鸦片战争以来,西方列强船坚炮利,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。逼迫清廷割地赔款。当时一些清廷官员,寻找落后挨打的原因,他们不可能从政权、制度层面思考,也不可能从皇帝身上找原因,于是,找到了替罪羊——科举制度。1905年8月,光绪帝下诏,停止科举,使这个始于隋,成于唐,发于宋的走过了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寿终正寝。
2
毛泽东父亲看来,没有了科举,读书不能做官,“学而优则仕”不成了,还要读什么书呢。因此,父亲对儿子的读书,百看不顺眼。如何控制儿子不读书,他使出了杀手锏:少供或断供儿子的学杂费用。毛泽东无力反抗父亲,12岁的他,回家当起了长工兼账房的农家生活。但是,毛泽东不是个向命运低头的人,白天干活,晚上读书,父亲心痛点灯的桐油,也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读书。毛泽东与父亲捉迷藏,父亲来了,他吹灭灯火,父亲走了,他继续点灯夜读。
为了能读书,毛泽东请来了毛家叔公,请来了文家的舅舅,请来了过去的私塾老师游说父亲,一一失败,毛泽东在家做工,苦苦煎熬,看来,天之命运并不眷顾毛泽东。
一天,命运来了,毛父亲主动找到酷爱读书的儿子,说:你去读书吧。事情是这样的,毛父因一块山地的归属,与邻里发生矛盾,矛盾结果,双方引起诉讼。官司打到了湘潭县衙,按事实,理在毛父这一边,可对方有一位亲戚在省政府当差,虽然不是一个大官,但他出面,诉讼毛父输了。这个事情对毛父的打击很大,他反思着,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窝在家里,应该让他走出去,让他读书。
3
1910年秋,年届十七岁的毛泽东,挑起了行囊,怀揣表哥王季范赞助的一百大洋,到湘乡东山学校读书。行前,毛泽东为了向父表达决心,写了一首诗,放在父亲账薄的扉页:诗云:
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
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
到了东山学校,毛泽东受到打击,差不多卷盖回乡。毛泽东受到的第一个打击,看门人奚落他。他一身乡间打扮,年届十七,个子高,行囊简陋,看门人误以为他是为公子读书挑担的苦力,不让他进门。毛泽东鞠躬作揖,说自己来读书的,看门人狗眼看人低,硬是不让他进校门。
第二个打击,恰在这时从校内走出一群学生,身穿绫罗绸缎,皮肤白皙,年龄在十二、三岁之间,相对于在家干过几年农活的大个子毛泽东来说,显然不是一个群体的。这帮公子哥们,取笑毛泽东,“土包子呀,土包子。”“土包子也想来读书呀,美的你呀。”“乡巴佬,放牛仔”,这群人丢下一串串轻蔑,跑开了。
毛泽东愤怒无比,恨不得自己是武林高手,教训教训这帮人。瞬间,有弃学回家的念头。但立马被自己否定了。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读书的机会,不能丢。受点屈悔,当年韩信不也受过胯下之辱吗。第三个打击,尽管毛泽东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校,但是个别老师,嫌贫爱富,处处给毛泽东小鞋,处处使绊为难他。一天,他写了一篇《救国图存论》的作文,看好的老师,拍案叫绝:“好文章,好文章呀。”给了他105分,使绊子的老师只给了他20分,不及格。
4
这种环境,不是毛泽东想要的,半年后,他离开了东山学堂,来到省城,到省立第一中学应试。他的应试文章,被该校校长符定一看中,他说:“奇才,奇才呀。”毛泽东在该校读书期间,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,他写了一篇文章,《商鞅徒木立信论》,获得了第一名,这篇文章,后作为该校资料保存下来,成为十分珍贵的史料,这是后话。
省第一中学的学习环境,较之湘乡的东山学校,好了很多,毛泽东这条巨龙长大了,省第一中学这个池塘已经容不下他,他选择离开,准备到省图书馆自修读书,到了图书馆,馆内藏书让毛泽东惊呆了,这个嗜书如命的学子感到莫大欣慰。在这里,他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,在这张图前,他凝思着,这张图找不到湘潭,更不说韶山了。在这里,用他自己的话说,像牛进了菜园子,口口都是好吃的。在这里,早上他第一个进馆,晚上,最后一个离馆。
在省图书馆读书期间,毛父反对儿子自修,断绝了经济供给,毛泽东经济出现了“危机”。他赤脚穿草鞋,中午只买一个饼充饥。脸不修,头不梳,十足的乞丐相。“土包子”得不能再“土包子”了。一天,同学萧子升遇见他,看着他这副模样。说“牛在菜园里,口口好吃,怎么越吃越菜色?你这个样子,看来图书馆看书人没人愿意坐到你身边吧,怎么是这般田地?”毛泽东说:“父亲反对我求学,断供了,不瞒你说,半年来没吃饱过一顿饭。”萧子升拉着他,请他吃了一顿饱饭。两大碗饭,两盘红烧肉。
这样,毛泽东不断地更换求学地方,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进步。湖南四师,湖南一师。都留下了他执着求学的足迹。
人物春秋公众号将为大家带来历史著名人物轶事,为大家敬仰、了解历史名人提供另一个视角